化妝品保濕功效檢測核心指標有哪些

70次 2025.10.30

  化妝品保濕功效指的是化妝品通過補充皮膚水分、減少水分流失或在皮膚表面形成保護膜,從而維持皮膚角質層含水量、改善皮膚干燥狀態(tài)的能力,核心是幫助皮膚保持水潤、緩解干燥相關問題(如緊繃、脫屑)。市場上部分化妝品存在“保濕”宣稱與實際效果不符的情況,化妝品保濕功效檢測可通過科學數(shù)據(jù)驗證產品是否真具備保濕能力。


化妝品保濕功效檢測


  化妝品保濕功效檢測核心指標


  化妝品保濕功效評價檢測的核心指標圍繞“皮膚水分含量變化”“水分流失防護”“保濕持續(xù)性”三大維度展開,通過客觀儀器測量與主觀評價結合,全面反映產品保濕能力,具體可分為客觀儀器指標和主觀評價指標兩類。


  1.皮膚角質層水分含量(SCWC)


  檢測原理:利用皮膚的電學特性(電容或電導)評估角質層含水量——含水量越高,皮膚電容/電導值越大。


  核心意義:直接反映產品涂抹后皮膚“即時補水”和“長效鎖水”效果,是判斷保濕能力的首要指標。


  檢測要點:需在涂抹前(基線)、涂抹后即時(15min/30min)、涂抹后一段時間(2h/4h/8h/24h)多次測量,觀察水分含量的提升幅度與維持時間。


  2.經表皮水分流失量(TEWL)


  檢測原理:通過測量皮膚表面水分蒸發(fā)速率,評估皮膚屏障的完整性——TEWL值越低,皮膚屏障鎖水能力越強,水分流失越少。


  核心意義:反映產品對皮膚屏障的“修復與防護作用”,判斷其是否能減少皮膚內部水分向外流失,是“長效保濕”的關鍵指標。


  檢測要點:需在恒溫恒濕環(huán)境(溫度20-25℃,濕度40%-60%)下進行,避免環(huán)境氣流、溫度波動影響數(shù)據(jù)。


  3.皮膚水合狀態(tài)相關輔助指標


  皮膚彈性(R0/R2):通過測量,皮膚含水量充足時彈性更佳,可間接反映保濕對皮膚質地的改善。


  皮膚表面濕度(SH):通過皮膚表面濕度儀測量,聚焦皮膚表層即時濕潤度,輔助判斷產品涂抹后的“即時膚感保濕效果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