化妝品保濕功效檢測核心指標有哪些
70次
2025.10.30
化妝品保濕功效指的是化妝品通過補充皮膚水分、減少水分流失或在皮膚表面形成保護膜,從而維持皮膚角質層含水量、改善皮膚干燥狀態(tài)的能力,核心是幫助皮膚保持水潤、緩解干燥相關問題(如緊繃、脫屑)。市場上部分化妝品存在“保濕”宣稱與實際效果不符的情況,化妝品保濕功效檢測可通過科學數(shù)據(jù)驗證產品是否真具備保濕能力。

化妝品保濕功效檢測核心指標
化妝品保濕功效評價檢測的核心指標圍繞“皮膚水分含量變化”“水分流失防護”“保濕持續(xù)性”三大維度展開,通過客觀儀器測量與主觀評價結合,全面反映產品保濕能力,具體可分為客觀儀器指標和主觀評價指標兩類。
1.皮膚角質層水分含量(SCWC)
檢測原理:利用皮膚的電學特性(電容或電導)評估角質層含水量——含水量越高,皮膚電容/電導值越大。
核心意義:直接反映產品涂抹后皮膚“即時補水”和“長效鎖水”效果,是判斷保濕能力的首要指標。
檢測要點:需在涂抹前(基線)、涂抹后即時(15min/30min)、涂抹后一段時間(2h/4h/8h/24h)多次測量,觀察水分含量的提升幅度與維持時間。
2.經表皮水分流失量(TEWL)
檢測原理:通過測量皮膚表面水分蒸發(fā)速率,評估皮膚屏障的完整性——TEWL值越低,皮膚屏障鎖水能力越強,水分流失越少。
核心意義:反映產品對皮膚屏障的“修復與防護作用”,判斷其是否能減少皮膚內部水分向外流失,是“長效保濕”的關鍵指標。
檢測要點:需在恒溫恒濕環(huán)境(溫度20-25℃,濕度40%-60%)下進行,避免環(huán)境氣流、溫度波動影響數(shù)據(jù)。
3.皮膚水合狀態(tài)相關輔助指標
皮膚彈性(R0/R2):通過測量,皮膚含水量充足時彈性更佳,可間接反映保濕對皮膚質地的改善。
皮膚表面濕度(SH):通過皮膚表面濕度儀測量,聚焦皮膚表層即時濕潤度,輔助判斷產品涂抹后的“即時膚感保濕效果”。
-
適用產品質量法的“產品”的范圍是什么?產品質量法第二條第二款規(guī)定,本法所稱產品,是指經過加工廠、制作,用于銷售的產品。這一規(guī)定,以對“產品”下定義的方式,規(guī)定了適用產品質量法規(guī)定的產品的范圍。 -
中科認證教您如何選擇產品質量鑒定機構?中科認證教您如何選擇產品質量鑒定機構? -
化妝品修護功效評價檢測合規(guī)要求過去,化妝品修護功效多依賴營銷宣傳,缺乏統(tǒng)一的評價標準和檢測要求,導致宣稱亂象頻發(fā)。隨著《化妝品監(jiān)督管理條例》《化妝品功效宣稱評價規(guī)范》等法規(guī)落地,明確要求修護等功效需通過科學檢測驗證,并提交功效評價報告,否則不得宣稱,倒逼企業(yè)開展規(guī)范化檢測。化妝品修護功效評價檢測有哪些合規(guī)規(guī)范要求? -
化妝品祛痘功效檢測方法:體外細胞試驗 vs 人體臨床試驗根據(jù)《化妝品功效宣稱評價規(guī)范》及行業(yè)標準 T/CAFFCI 67-2023,化妝品祛痘功效并非僅指 “消除已長痘痘”,而是通過科學配方作用于痘痘形成的全鏈路,實現(xiàn) “控油、抑菌、疏通毛孔、抗炎修護” 四大核心目標的綜合效果。化妝品祛痘功效檢測方法中,體外細胞試驗與人體臨床試驗有哪些區(qū)別?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